推荐阅读
十四国青年聚狮城 共创永续未来
可持续发展的工作,不能止步于国界。2025年度慈济国际青年永续年会工作坊,首次从台湾移师到新加坡,来自十四个国家地区的青年,对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,串联彼此的力量,发挥改变世界的行动力。
可持续发展的工作,不能止步于国界。2025年度慈济国际青年永续年会工作坊,首次从台湾移师到新加坡,来自十四个国家地区的青年,对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,串联彼此的力量,发挥改变世界的行动力。
慈济新芽补助金计划受惠学校聚英中学(Juying Secondary School)与慈济第三年合作,邀请慈济志工来到学校礼堂,为中四学生讲解环保和素食的重要,并带动学生到附近的组屋宣导环保和在环保点分类可回收的物品。
“Api-api说环保,happy happy做环保”,坐落于阿比阿比河畔的慈济大开门户,广邀社区民众前来参与首次与社区基层组织联办的“阿比阿比河邻里环保展”。从静思堂范围延伸到河道两岸,各种主题展览、讲座和绘画比赛等活动轮替进行,人潮络绎不绝,洋溢着快乐学习的氛围。
2015年11月7日,慈济基金会(新加坡)受邀参与马林百列马林弯苑(Marine Crescent Ville)居委会主办的市镇日及“清洁与绿化”捡垃圾运动。主办者希望通过这个活动,向马林百列居民宣导环保理念,鼓励落实环保生活,提高环保意识。54名志工欢喜付出,近千居民踊跃参与。
时值新加坡建国五十周年,新加坡国家环境局举办了大型的“SG50清洁与绿化嘉年华会”,吸引约两万名公众出席。2015年年初,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官员与慈济志工进行了环保交流,也参访了慈济举办的绿色义卖会。因一份对于慈济环保理念的认同,这次国家环境局主动邀请慈济与会,参与“国家公园和水资源”展区的讲解,以及用餐区的惜食宣导工作。
来自新加坡国际学校东南亚世界联合书院(UWCSEA)和其他十国国际学校共一百多名师生,因为参与Round Square国际论坛的因缘,于2015年10月5日参访慈济环保教育站,探讨与学习“永续经营”理念。参访包括静态与动态课程,从日常生活中落实资源回收和“清净在源头”,减少资源的耗费,是实现永续经营最基本的做法。
为了提升环保志工和居民的环保理念,西北社理会与慈济联合举办了寓教于乐的环保参访。161名居民在中秋节早上到访慈济环保教育站,透过志工的导览,了解环保理念与生活方式,学会疼惜爱地球的同时,更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,一起维护这个美丽的花园城市——新加坡。
2015年黄丝带义跑中,慈济第二年应邀在会场宣导垃圾不落地,同时进行资源回收。垃圾收集商也乐于合作,在赛程沿途初步分类资源和垃圾,义跑全程共回收了约六百公斤资源。垃圾不落地的同时,更重要的是让垃圾减量,让物命延续、资源重生。
位于义顺大牌701的组屋底层,平常是闲置的空间,每月第二周的星期天变成慈济志工和居民做环保回收的社区环保点,而在2015年7月25日晚间,又变成了环保茶会的场地。居民们聚集一堂,分享自己做环保的心得,好不温馨。
2015年7月25及26日,位于勿洛北的凤山钻石居委会(Fengshan Diamond RC)在派发建国五十国庆礼包的同时,邀约慈济基金会(新加坡)一起来宣导环保。两天的爱洒活动中,约有一千户居民来到大牌79居委会的办公室领取礼包,成功招募到106名居民成为环保志工。
新加坡的食材有九成以上是进口的;从食物的源头到我们餐桌上的佳肴,到底须要经过多少的步骤呢? 当食物摆在盘碗中,又有多少年轻人知道食物本来的模样?阔别三年,2015年5月16日的早晨,四十位年轻学子再度来到巴西班让——新加坡最主要的蔬果批发市场,探索食材变成食物的旅程。
2015年5月3日,全岛133个地点举办“全民清洁大行动” (Operations WE clean up!)。在活动的前一天,清洁工停止区内的清洁工作,以让民众了解这城市的“真实面貌”,进而鼓励大家随手捡垃圾,时时护大地。新加坡慈济人应邀共襄盛举,504名志工走入五个定点,以谦卑身段宣导环保理念之余,也于人群中修六度,在街头勤精进。
看似清洁的街道和组屋区内,隐藏着不易发现的垃圾,当中有超过四成还是可以回收的资源!5月3日,来自慈济和吉祥宝聚寺的志工,以及马林景居民委员会的成员,响应“全民清洁大行动”(Operations WE clean up!),一起清扫马林百列(Marine Parade)的街道,也更感恩长久以来默默付出的清洁工人。
义顺南C区(Nee Soon South Zone C)居委会主席卓文德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,主动邀请居民参访慈济环保教育站。通过志工细心的导览与讲解,大家更了解环保理念和资源分类的知识。这天,两名环保教育站的常驻志工佘莉莉和洪秀群,欢喜地分享了自己成为环保志工的心得,其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的精神令人感佩。
慈济环保教育站不单单只是做回收分类,或是教育宣导,它还是许多婆婆妈妈的“第二个家”!自2014年8月开启以来,黄拱华用心带动年长的志工投入做环保,大家彼此关怀,发挥了生命的价值,为后代留下更好的地球。
为期两天的2015年慈济新春慈善义卖会于2月7日拉开序幕,除了让人人能付出善心过个好年,义卖会多年来也有“垃圾不落地”和“清净在源头” 的特色,从鼓励民众自备环保餐具和环保袋,到素食八分饱、光盘运动等。慈善与环保并行,不只让与会者印象深刻,也吸引了来自国际学校与绿色企业的目光。
2015年1月24日上午,新加坡国家环境局(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)官员首次参访静思堂,八位官员与十位资深环保志工进行双向交流。在长达三小时的交流中,除了建立环保教育的共识,国家环境局对慈济志工的组织和动员能力深感兴趣。同时,志工也增强了对国家环境局的认知,为未来的合作开辟了许多可能性。
家住顺福路的毕玉坤(济栋)和陈雅婷(慈楹)夫妇加入志工行列21年,坚定信念不退转。家境不富裕,两人得辛苦工作才勉强维持生计,拉拔孩子长大。他们的人生角色在进入慈济后,不知不觉发生着转变,跟着上人的脚步和教诲,由一对平凡夫妇变成心宽念纯、默默奉献,守护大地的同修道侣。
2015年1月8日,慈济志工应邀到新芽助学金计划受惠学校聚英中学进行环保讲座,为约90名中四学生讲解环保的重要性。讲座后,师生来到校园附近的组屋区进行爱洒活动,鼓励居民把回收物预留给慈善用途。三天后,110名学生来到附近的裕廊西大牌931环保点付出,并且逐户登门宣导环保和收集回收物。